?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探傷檢測資訊

      探傷檢測資訊

      第三方探傷檢測公司滲透探傷檢測標準方法

      2024-05-20

      滲透檢測技術是一種以毛細管作用原理為基礎的無損檢測技術,主要用于檢測非疏孔性的金屬或非金屬零部件的表面開口缺陷。檢測時,將溶有熒光染料或著色染料的滲透液施加到零部件表面,由于毛細作用,滲透液滲入到細小的表面開口缺陷中,清除附著在工件表面的多余滲透液,經干燥后再施加顯像劑,缺陷中的滲透液在毛細現象的作用下被重新吸附到零件表面上,就形成放大了的缺陷顯示,即可檢測出缺陷的形貌和分布狀態。


      滲透檢測適用于檢測各種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零件,包括各種鋼鐵材料、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玻璃鋼、玻璃、塑料,陶瓷等制造的零件;適用于檢測各種冷、熱加工的零件,包括鑄件、焊接件、鍛件、擠壓件、熱處理件、表面處理件、各種機械加工件等;適用于原材料試樣件,在制零件,成品件,及在役零件的檢測。


      滲透檢測優點

      滲透檢測方法可檢查各種非疏孔性材料的表面開口缺陷,如裂紋、氣孔、折疊、疏松、冷隔等。滲透檢測技術不受材料組織結構和化學成分的限制,不僅可以檢查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還可以檢查塑料、陶瓷及玻璃等。滲透檢測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超高靈敏度的滲透檢測材料可清晰地顯示寬0.5μm、深10μm、長1mm左右的細微裂紋。而且,滲透檢測的顯示直觀,容易判斷,操作也非常快速、簡便,一次操作即可檢出一個平面上各個方向的缺陷。此外,滲透檢測還具有設備簡單攜帶方便、檢測費用低、適應于野外工作等優點。正是由于以上優點,滲透檢測技術在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金屬件滲透檢測步驟

      滲透探傷著色(滲透)探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毛細現象使滲透液滲入缺陷,經清洗使表面滲透液支除,而缺陷中的滲透殘瘤,再利用顯像劑的毛細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殘瘤滲透液而達到檢驗缺陷的目的。

      滲透檢測步驟:清理一預淸理一超聲波清洗一蒸汽除油一縮空氣干燥一滲透時間一乳化時間一后乳化一干燥時間一顯像時間一后清洗


      表面處理

      對表面處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響滲透檢測的污染物必須清除干凈,同時,又不能損傷被檢工件的工作功能。滲透檢測工作準備范圍應從檢測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mm以上。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機械清理,化學清洗和溶劑清洗,在選用時應進行綜合考慮。特別注意涂層必須用化學的方法進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滲透劑的施加

      澆涂和浸涂。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噴涂、刷涂、滲透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施加滲透劑的時間不得少于10min,對于應力腐蝕裂紋因其特別細微,滲透時間需更長,可以長達2小時。滲透溫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圍內,溫度太高,滲透劑容易干在被檢工件上,給清洗帶來困難;溫度太低,滲透劑變稠,動態滲透參量受到影響。當被檢工件的溫度不在推薦范圍內時,可進行性能對比試驗,以此來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在整個滲透時間內應讓被檢表面處于潤濕狀態


      滲透劑的去除

      在滲透劑的去除時,既要防止過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過度可能導致缺陷顯示不出來或漏檢,清洗不足又會使得背景過濃,不利于觀察。水洗型滲透劑的去除:水溫為10~40℃,水壓不超過0.34MPa,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時間越短越好。

      后乳化型滲透劑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后乳化型滲透檢測工藝的最關鍵步驟,必須嚴格控制乳化時間防止過乳化,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時間越短越好,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的去除:應注意不得往復擦拭,不得用清洗劑直接沖洗被檢表面。


      顯像劑的施加

      澆涂和浸涂等,噴涂時距離被檢表面為300~400mm,噴涂顯像劑的施加方式有噴涂、刷涂、方向與被檢面的夾角為30~40°,刷涂時一個部位不允許往復刷涂幾次。


      觀察

      觀察顯示應在顯像劑施加后7~60min內進行。觀察的光源應滿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應大于1000Lx,無法滿足時,不得低于500Lx,熒光檢則時,暗室的白光照度不應大于20Lx,距離黑光燈380mm處,被檢表面輻照度不低于1000uW/

      在進行熒光檢測時,檢測人員進入暗室應有暗適應時間


      檢測標準方法

      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GB/T 15830-2017《鋼鍛件滲透檢測》

      GB/T 18686-2019《鋼制品滲透檢測》

      YB-T 4159-2007 熱軋花紋鋼板和鋼帶


      ?